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推荐医院 > 阎兆君教授谈儿童自闭症2
阎兆君教授谈儿童自闭症2
1.儿童孤独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1西医病因学研究
孤独症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免疫系统因素、病毒感染因素、家庭社会环境因素、母孕期和围产期因素以及营养因素和多种并发病因素等。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染色体、基因、脑器质、神经生化和免疫病毒感染等方面。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生物学因素之一。其中单卵双生子的同患病率约为60%,而同性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低于10%,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学基础。某些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发生。焦公凯等[7]报道了几种导致孤独症的候选基因,包括5-HTT基因、5-HTR2A基因、谷氨酸受体6(G1uR6)基因、GABA受体基因等。李建华等[8]报道例自闭症患儿病因分析,提示26.12%患儿母孕期存在饮食习惯不良、精神压力大、放射线接触史等不良因素;28.73%的患儿存在窒息、缺氧、难产等围生期异常;40.45%患儿CT或头颅MRI存在异常,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基底节异常、小脑发育不良、脑白质发育不良或局部脑组织软化等,证实了这些因素确实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另外,国外有文献报道部分儿童孤独症可能与接种麻风腮等疫苗有关,但在此实验中未得到证实。
环境因素:Bettelheim提出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现在虽已否认这一观点,但李建华等报道孤独症与监护人带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少、语言交流少以及多种交流语言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监护人的某些不良因素仍可能成为儿童孤独症发生的外部诱因。
神经生理学机制:赵晶等报道孤独症患儿语言能力滞后与患者整体胼胝体区域的减少,以及在前部、中间和背部胼胝体部分体积的减小有关;理解能力与海马的体积增大或缩小有关;情绪、表达能力滞后与杏仁核有关;而)语言模仿和心理理论发展滞后的神经机制与镜像神经元系统发育有关;刻板行为则和基底神经节发育异常有关。
1.2诊断学研究
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3治疗方法:
现在西医对于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现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取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1)教育干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争取使患儿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①行为分析疗法(ABA)
ABA的核心是行为回合训练(DTT),将行为分为若干步骤,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区分强化、消退、分化训练、泛化训练、惩罚、奖励等技术为主,纠正患儿的行为异常,促进患儿智力发育。
②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患儿治疗教育课程(TEACCH)
孤独症患儿在视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故应充分利用视觉优势,安排教育环境和设计训练课程,结合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患儿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以改善患儿的语言、交流、感觉等缺陷。
③人及关系发展干预(R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