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推荐医院 > 5分钟了解感统训练,让您更快获得孩子成长
5分钟了解感统训练,让您更快获得孩子成长
你的孩子有没有以下“毛病”:
1、比较挑食、挑衣服、挑环境、害怕触碰、粘人、怕黑等情况。
2、对于力度的感受不佳,表现出手比较重、摔伤却没有感觉、自我保护的意识欠缺。
或者是:
1、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小动作比较多;
2、身体不协调、不会拍球数数、写字歪扭斜巴、空间感不好;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创造力不佳;
4、吐字不清、总流口水等。
亦或是:
1、看书的时候一会趴着、一会坐着、一会躺着,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脑袋处在不同的高度上;
2、b、p不分,写字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情况,写字会出现横不平、竖不直,大小不一;
3、经常过于兴奋,到处疯跑,满地打滚;
4、畏高、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5、笨手笨脚,总是跌倒或碰倒东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
6、注意力状态不佳,总是走神、溜号;
7、听不懂指令、听指令听不全、听指令较慢,执行起来困难;
8、读书丢字、漏字、跳行;
以上这些表现,也就是家长口中常说的孩子的“坏毛病”,用专业名词概括起来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在家园沟通中,有些家长听到老师说到这几个字往往有两种表现:
1、单纯的疑惑: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我的孩子也感统失调吗?
2、极度的紧张: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感统失调?我该怎么办?
下面,小编就以大家常见的疑惑来进行今天的干货分享:
1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多发生在4至12岁儿童身上,通常这些孩子智力发育正常,却有学习或行为上的障碍,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婴儿时期的滚、爬、坐、站立;幼儿时期系鞋带、扣扣子、做手工、语言表达等都不如其他孩子,这些孩子会看、会听,但他们看得不够仔细,听得不够认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这些问题在儿童学龄前因为没有作业和学习成绩影响,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到了上学以后才发现各个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通过就诊才知道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
2
感统失调的表现和判断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如下表现:
1、前庭功能失衡:
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不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下课时到处乱跑,爱招惹别人,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走路爱摔跤。
2、本体感失调:
动作不协调、反应迟缓、手脚笨拙,做手工、涂色、剪纸等精细动作总是做不好;跳绳、拍球、滑滚轴总也学不会;写作业时,速度特别慢,边写边玩,写字不工整;计划性、条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爱依赖家长。
3、触觉防御过度:
不喜欢被别人触摸,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剃头、剪指甲,脾气暴躁、任性,吃手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合群、胆小、退缩、交往不良。
4、视知觉障碍:
喜欢看电视但却无法流利阅读,经常丢字漏字、写字慢不工整、笔画颠倒、抄错题、写错数、计算经常出错。
5、听知觉障碍:
语言表达差,不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词汇贫乏,组词、造句、作文困难等。
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对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不直接重复教学,而是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乐于参加。
小鹿在文章开头罗列的内容即为感统失调的基本表现,大家可靠自行对照,当然,想要得到医院咨询专业人员。
3
孩子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研究表明,都市家庭中儿童感统失调的比例高达80%,其中儿童重度感统失调的比例为30%,为什么这么多的儿童都有感统失调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造成孩子感觉统合失调有先天后天两大因素。一般情况下,先天因素是指生理原因,包括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等;后天因素则主要指的是环境和人为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妈妈照顾不足或过度等。具体表现为:
(一)先天因素
1、母亲在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导致胎位不正等情况,进而影响到胎儿平衡觉及重力感不足;
2、母亲在孕期饮食习惯不佳、被动吸烟或者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影响胎儿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脑神经正常发育,导致出生后感觉发育不良;
3、母亲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宝宝造成的伤害;
4、早产、剖腹产的婴儿由于缺乏或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而影响出生后关节、触觉等方面的感觉能力不足。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剖腹产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孩子在母体内时,触觉是死的,必须在出生时经产道的大力挤压,孩子的触觉神经才会被激活,没有经过产道出生的孩子(也就是剖腹产的孩子)95%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触觉失调。
(二)后天因素
1、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4、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5、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三)其他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小鹿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4
父母能帮助孩子矫正感统失调吗?
父母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还是可以做很多的。比如:
1、让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走入小伙伴之中,走出孤独与乏味,从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强化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2、凡孩子可以做好或经学习都能做好的事情都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或干预,以便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劳动兴趣与综合心理素质。
3、让孩子定期参加各种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提高平衡等感觉统合能力,并促进各个统合能力的提高。
3、游戏疗法,如让孩子走独木桥、跳沙坑、捉迷藏、丢手绢、赛跑等对提高各种感觉统合能力都大有好处。
现在,中国的孩子有绝大一部分都是剖腹产,感统失调的案例较多,很多早教机构、儿童之家和幼儿园也会开设帮助孩子矫正感统失调的课程,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让孩子在玩儿中得到改善。
比如,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还可以这样
亦或者这样
大脑发育不仅需要食物营养,更需要各种多元化的感官刺激,也就是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
这些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躯体觉等。它们就像公共场合的摄像头一样,来捕获信息。如果摄像头坏了,信息就无法捕获。而要保证这些器官正常获取信息,小鹿提醒大家要记住这三点:
第一,尊重生命成长规律,三翻六坐七八爬、九月长牙、十月叫妈妈,尽可能选择自然分娩;
第二,母乳喂养,既可以让宝贝获得充足的营养,又可以陪伴。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