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推荐医院 > 周年医院神经外
周年医院神经外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年3月30日,医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就是院士团队到温州为患者诊治的专用平台和疑难及复杂病人双向转诊救治的绿色通道。院士工作站每月来院开展门诊坐诊和手术治疗,使温州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院士级的优质医疗服务。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的血管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在全球,每45秒就发生1个卒中新发或复发病例,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在第12个“世界卒中日”、医院周年院庆到来之际,本周六(10月28日),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携工作站团队成员胡锦教授、顾宇翔教授、赵曜教授三人来院坐诊及开展手术。
专家介绍
周良辅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复旦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亚太神经外科协会和亚太颅底外科协会执行委员和理事,欧亚和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任Fellow。曾出访美国MayoClinic、LaheyClinic、UCLA和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和大阪医学院、大阪市医科大学等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余篇,SCI收录余篇,主编专著7本。任美国WorldNeurosurgery,Neurosurgery,欧洲NeurosurgicalReview和日本NeurosurgeryMedico-Chirurgica杂志国际编委,担任国外多本杂志审稿专家。已培养博士生35人,硕士生40人。
获得成就:
1、卫生部和中国医学论坛报杰出外科医生奖()。
2、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3、上海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4、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5、国家有贡献中青年专家()。
6、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7、卫生部全国先进工作者()。
9、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勋章()。
10、上海市医学最高荣誉奖项--"医学荣誉奖"()。
11、光华医学奖(,)。
12、年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上海市科技功臣()。
16、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官方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17、年第15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被授予荣誉证书和奖章。
科研方向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复杂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颅脑创伤与神经重症,微侵袭神经外科、神经导航外科、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胡锦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现任医院神经外科疾病急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医院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中心主任。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颅脑创伤学组副组长、急救与危重症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上海神经外科学会颅脑创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神经肿瘤杂志》、《中国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志》、《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基层医药》等杂志国内权威或核心期刊编委
目前主要从事颅内肿瘤、颅脑创伤、脑血管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特别擅长颅脑创伤及神经外科危重症的急救与监护工作,作为国家卫计委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专家组成员长期参与重大事件的急救和医疗保障工作。先后参与过汶川地震、温州7.23动车、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四川芦山、云南鲁甸地震及上海踩踏等重大事故等国内多次创伤急救工作,对严重灾难事故,多发伤救治的组织与管理,严重创伤救治、神经创伤后各种并发症及康复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年-年师从周良辅院士在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颅脑创伤研究工作,协助周良辅院士主持国内规模最大的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重点颅脑创伤流行病学及颅脑创伤和神经重症监护等方面工作。
科研方向
颅脑创伤、脑血管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颅内压增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神经外科危重症监护的临床研究,自发性脑溢血的外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论文著作
共发表论文余篇,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2余篇。参编出版专著5部。
获得荣誉
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3项以及上海市卫生局项目1项,总计经费多万元,获国家省部级奖项3项;年作为主要研究者以“脑组织修复重建和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项目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赵曜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现任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院士助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中国脑垂体瘤协作组核心委员、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学术组组长、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秘书长。是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专业组学术带头人之一。
个人介绍:
年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进入医院神经外科攻读研究生学位(硕博连读),先后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李士其教授和周良辅院士,年获博士学位。年晋升为主治医生,年和年先后两次破格晋升为神经外科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曾前往美国哈佛医院(MGH)和德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临床培训。
主要从事脑肿瘤的临床手术与转化医学研究。尤其擅长脑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治疗:采用多项微创新技术,独立开展垂体瘤手术治疗逾两千例,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领域最权威的杂志Neurosurgery上,获世界神经外科联盟主席的高度评价;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方面近年来重点开展脑垂体瘤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探索和转化医学研究。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genetic、Cellresearch、Oncotarget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中文论著10篇;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1项国家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6项省部级科研基金;曾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和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第三完成人)等在内的8个科研奖项。
获得荣誉
年入选“首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年入选“上海医学领军人才后备队”、获得“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称号;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国内神经外科医师行业内最高奖)”;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内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和“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第十三届银蛇奖一等奖(唯一获得者,被上海市卫生局行政记大功一次)”;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和“上海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并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年获得“第十六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已独立培养博士5名,硕士4名。
诊疗特长
采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各类脑肿瘤,特别擅长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对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等其他颅内肿瘤亦有较深入的研究。
顾宇翔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全国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专业组成员;
上海市医学会卒中分会委员,青年学组组长;
静安区青年联合会委员。
个人介绍
年9月~年7月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年9月~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获临床外科硕士学位;年9月~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获临床外科博士学位。年10月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关于颅内外血管吻合术的短期临床培训。年3月~年4月医院神经外科从事关于脑出血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国际脑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科研的一线工作,擅长颅脑的显微外科手术。目前重点开展脑血管病的造影、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工作,是少数同时掌握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可为脑血管患者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每年接诊大量急性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介入和手术夹闭治疗,以及复杂性脑动静脉畸形(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和显微外科手术综合治疗。现在专门研究运用支架及外科显微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吻合术)进行脑血流重建来治疗烟雾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缺血梗塞,目前此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已多次在国际、全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就此作专题发言,应邀在多家省、市级的神经外科中心进行手术演示,并举办全国性的颅内外血管吻合学习班(国家级再继续教育项目)。
科研方向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铁超载所引起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脑动脉瘤微创治疗时机和方案优化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早期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研究。目前在研科研项目有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上海市科委国际间合作项目一项;并承担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及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两项分课题。年以来,每年四月和八月定期从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脑血管病手术和介入治疗学习班”和“全国神经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的教学和组织工作。年11月组织并举办全国首届颅内外血管吻合学习班。目前,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作为导师组成员已经培养博士生两名,硕士生两名。
论文著作
参加《现代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册》、《临床颅脑病学》、《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丛书》有关章节的编写工作,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SCI文章10余篇。包括Stroke、Neuroradiology、JournalofNeurosurgery等杂志。其中一篇还被美国版脑出血指南所引用。从事多项科研,曾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得荣誉
1、出血性脑卒中继发脑水肿脑损伤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Onyx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第四完成人)3、去铁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脑损伤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4、出血性脑卒中继发脑水肿脑损伤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5、基于影像学新技术的脑血管病早期诊疗、预后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创新性临床应用,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6、去铁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脑损伤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年获教育部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专业特长
长期从事脑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对颅脑外伤、颅脑肿瘤和脊髓肿瘤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颅脑的显微外科手术。目前重点开展脑血管病的造影、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工作,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可为脑血管病人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每年接诊大量急性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介入和手术夹闭治疗,以及复杂性脑动静脉畸形(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和显微外科手术综合治疗。现在专门研究运烟雾病的外科手术重建颅脑血运治疗和颈动脉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缺血梗塞的支架及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吻合术)。
豪华阵容来袭,机不可失!
报名方式
医院脑卒中办公室(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
及全体神经外科医生处(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报名时间
28日前
让你更懂医学
医院与您风雨偕行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