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推荐医院 > 快满岁的ldquo国宝级rd

快满岁的ldquo国宝级rd



Feb.

14

灼见(view)

“永不迟暮的美人”,秦怡真的是美了一辈子。

来源

淘辘音乐(taolumusic)

华语电影圈的“鬼才”导演姜文,当年刚入行的时候,曾以他21岁的“芳龄”,在一部叫《花轿泪》的电影中扮演过一名时年已经64岁的女演员的“父亲”。

▲《花轿泪》剧照

姜文自嘲当时被安排出演“父亲”是因为他长得老。

那么,反过来推论,能在64岁的“高龄”演他“女儿”的人,得长多嫩啊!

这名逆龄生长的女演员到底是谁?

01

年底,陈凯歌以一部描写盛唐气象的电影《妖猫传》再战江湖。

电影的尾声,出现了一个织白绫的老宫女,坐在机杼旁,将杨贵妃之死娓娓道来,再现了唐诗中“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场景。

▲《妖猫传》中的秦怡

银幕上的“老宫女”白发红颜,威仪自重,虽然是一个小角色,却颇有“镇场子”的作用。

饰演这名“老宫女”的,就是“国宝”级的老一辈艺术家秦怡。

那一年,她已经95岁,却依旧精神矍铄,耳聪目明。

饰演白居易的黄轩叹为观止:秦怡老师都九十多了还在演戏......

传奇般的秦怡老师,不仅能在64岁的年纪出演21岁姜文的“女儿”。

也能在95岁高龄再放异彩,可见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无龄的”。

从16岁到96岁,她与银幕结缘整整80年,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是一辈子离不开电影的。

02

秦怡出生于年2月4日。

她的少女时代,正是日寇的铁蹄踏破中原国土之时。

▲八岁时的秦怡

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感召下,少女秦怡在16岁那年毅然离开了校园,跑到了抗日前线武汉,参加了军工团。

后来又转去重庆,并在那里开始了她的电影人生。

秦怡曾是重庆文艺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倡议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评选,她也榜上有名。

▲周总理接见秦怡等人

50年代,秦怡迎来演艺事业高峰,在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里出演角色:

《马兰花开》里的女工马兰,《铁道游击队》里的芳林嫂,《女篮5号》里的林洁,《青春之歌》里的林红......

▲《马兰花开》剧照

▲《铁道游击队》剧照

▲《女篮5号》海报

▲《青春之歌》剧照

80年代,她转战电视剧,以《上海屋檐下》里的杨彩玉一角,拿下了第1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

▲《上海屋檐下》剧照

年,她在大热的电视剧《心术》里客串了一把她自己。

90岁的老艺术家依然腰板挺直、雪肤红唇,妆容一丝不苟,雍容的仪表惊艳了众人。

93岁那年,秦怡还亲自写剧本,并参演了一部讲述专家和知识分子建设边疆铁路的电影《青海湖畔》,并被第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提名最佳剧本奖。

“一辈子都没离开电影”的秦怡,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拿过数个电影艺术界的终生成就奖。

年,还曾当选第7届中国十大女杰。

秦怡的事业之路,无疑是走得顺畅的,但她的人生路,却充满了坎坷和唏嘘。

03

在回忆自己的感情和婚姻生活时,秦怡用了四个字:一塌糊涂。

她的第一段婚姻始于17岁。

在重庆拍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保家乡》时,被搭戏的男演员陈天国看中,展开了霸道的追求。

▲秦怡和他的第一任丈夫陈天国

约她爬山,途中突然求婚,还威胁说,如果她不答应就跳崖自杀。

涉世未深的秦怡惊吓之余只好答应,回来后本想找机会跟陈天国说清楚,不料到家就大病一场。

在她卧床不起之时,他已经单方面对外宣布婚讯。

她骑虎难下。那时候的秦怡,受父亲懦弱性格影响,处事并不果断,再加上有封建思想残余。

虽然心里并不情愿,但她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及至婚后发现陈天国不仅酗酒,还时常家暴时,为时已晚。

她想离婚,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生下女儿后,她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经济紧张,荒唐的丈夫居然打算把女儿送人。

秦怡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婚姻,抱着女儿住进了单位的宿舍,并提出离婚。

陈天国不肯离,拖了5年,直到他有了新人,她才重获自由。

第二次结婚,是与当时上海滩的“电影皇帝”金焰,她对他一见钟情。

▲金焰和秦怡

“很好看,第一眼见了就很喜欢”。

以为这一次终于遇到真命天子,但是没想到,新婚之夜,金焰就喝得大醉,蒙头睡了两天两夜。她这才知道自己又嫁了一个酒鬼。

但她是爱他的,因为爱,所以忍耐。婚后他们有过一段很幸福的日子,还有了儿子金捷。

▲金焰、秦怡、金捷一家三口

50年代,是她的事业丰收年,为了拍戏经常奔波在外。

金焰却因为个性乖张,导致事业发展不顺,整日在家借酒浇愁,还曾喝得胃出血入院。

夫妻之间成长的不同步,导致了婚姻危机。金焰不但出轨,还因酗酒病卧床榻。

幸福时光短如烟花,刹那,便燃尽了芳华。

他们结婚37年,后面的30年都处在分居状态。

▲金焰、秦怡唯一一次银幕合作

情已断,但义未绝。秦怡照顾病床上的丈夫20年,不离不弃。

有情有义的背后,是一个女人半生的水火淬炼。

造物主给了秦怡美丽的容颜,同时也赋予她乖张的命运。

而命运的黑手,对秦怡的考验远不止婚姻的失败,儿子金捷更成了她胸口永远的痛。

04

50年代,秦怡忙于拍戏养家,无暇照顾年幼的儿子,便把他交由外婆看顾,孩子慢慢变得内向寡言。

在金捷16岁那年,他受到惊吓,病情发作,精神分裂了。

秦怡自觉愧对儿子,为了弥补这份母爱,她坚持不把他送入精神病院,一直带在身边自己亲手照顾,连拍戏也带着他。

▲秦怡和儿子金捷

有时儿子发病起来六亲不认,连她都打,她无力阻止,只好恳求儿子:

“别打脸,妈妈明天还要拍戏。”

婚姻已是如此不幸,儿子的病又雪上加霜。

这样的考验还不够,身为家里顶梁柱的她,在年又被查出患上肠癌,被医生断言:你活不太久。

什么叫风刀霜剑严相逼?

除肠癌外,她又先后得过4次大病,开了7次刀,切除过甲状腺瘤,还摘除了胆囊。

▲秦怡患病时所拍摄的电视剧剧照

无法想象那个时候的秦怡,是在用一根什么样的强壮神经与死神对决。

而且,她一次又一次战胜了。

被医生预言“活不久”的她,像一根韧性极强的藤,晃晃悠悠,捱过了人生中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

因为,她不能死。

她死了,儿子怎么办?

曾经有一次,她在心碎神伤之际问儿子:如果妈妈死了,你怎么办?

儿子回答得很干脆:你死,我也死。

所以,为了儿子,她不能死,她必须顽强地活着,与儿子坐在同一条船上,穿越世间风雨。

▲秦怡和儿子金捷

就是凭着这股子信念,她活成了“抗癌明星”,一个世纪即将走完,她的生命航程仍在继续。

晚年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人活着,心态很重要,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要学会心理调节,否则会被压垮。

对她来说,人生中最大的难关莫过于儿子在59岁时过世。

她照顾儿子长达43年,母子命运早已连线,儿子死后,秦怡一度伤心欲绝,不吃不睡,以泪洗面,也曾想过跟着儿子去算了。

直到有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男孩,因为骨癌已进入弥留阶段。

他却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还说希望孤儿院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过年。

那一刻,秦怡对儿子的死释然了,她得到了继续往前走的力量。

接下来,她把对儿子未竞的爱,投放到了系列公益活动中。

她不是流量明星,老一辈艺术家当年拍戏,拿的是几百元的工资,这二十几万对她来说几乎已是全部积蓄。

但是她说捐就捐了,别人问她以后怎么生活时,她说:我还有工资可以领。

在她看来,儿子已经不在了,这笔原来打算留给儿子养老的钱,如今用来为灾区儿童建校舍,是它最好的去处。

05

秦怡有一个雅号叫“秦娘”。

评剧演员新凤霞评价她:正因为她自身的性格和品质的美,才能塑造出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

她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无论命运露出怎样狰狞的面目,她从不退缩,从来都是沉着应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把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打回去。

有时候也会好奇,这些藤一样的女子,她们的原力来自何处?

是谁给了她们如此强大的内心,能让生命的每一道缝隙都射入光亮,将千疮百孔的人生活得光芒万丈。

后来知道了,是因为她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秦怡在她那个时代,也是“带货女王”,她哪怕去布料店买块布,都有一群女人跟风买。

企业知道她的号召力,纷纷找她拍广告。秦怡也知道拍广告来钱快,还省力,但她都回绝了。

理由是:做广告要负责任,她对产品缺乏专业评估,而且广告往往夸大其词,她不想赚这份钱。

那一代人的价值观,掷地有金石之声,是金钱无法左右的信仰,她们追求的,是远比个人利益更高的社会价值。

至于人生观,只有四个字:热爱生活。

在秦怡看来,人有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四种年龄值。

前两者不可抗拒,但后两者可塑性很大。

保持心态的开朗至关重要,尤其是身处逆境时,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垮。

至于生活,则要讲究松驰有度,懂得闹中取静。忙碌过后,就一定要给自己闲下来的时间,哪怕听一首歌、画一朵花。

早年带着生病的儿子那么辛苦,她还是能让乌云镶上金边。

她给儿子请老师教画画,带着他的画作参加义卖筹款,曾经为上海特奥会筹到30万的款项。

就连好莱坞巨星施瓦辛格都花2.5万美元买了她儿子的一幅画。

▲施瓦辛格和金捷的合影

早年拍《女篮5号》时,秦怡曾由专业教练带着练过一阵子篮球。

及至晚年,她也没把这个“技能”抛下,经常跟“老艺术家体育团”一起打篮球。

对秦怡来说,世上最好的美容保养品,就是一颗有容乃大、知足常乐的心。

她曾说:

如果生命还能反复一次,我一定不会像今生这样活着。

但既然生命不可能反复,那么我还是面对现实吧。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不劳而获,一个人只要自己的心是大的,那么事情就没有大小之分;

只要自己的心是重的,那么事情就没有轻重之分;

只要自己的心是诚的,那么即使事情成败有别,也多少有些安慰了。

这样的女子,心底藏着一束光,就算置身黑暗里,也能把自己照亮。

从三四十年代沪上时尚刊物笔下的“东方的英格丽.褒曼”,到现在各路媒体盛赞的“永不迟暮的美人”,秦怡真的是美了一辈子。

年轻时她的美,生机勃勃,朗润皎洁如中天明月。现在她的美,高贵典雅,是历尽千帆后的淡定从容。

这份由内而外散发的雍容气度,才是真正地“惊艳了时光”。

06

秦怡曾自述养生之道,根据秦怡老师自述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精神上要永远乐观;二是要心态平衡;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是要学会动中取静;五是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六是饮食“三控制”。

精神上永远乐观

谈到养生之道,秦怡老师强调首先在精神上要永远乐观。

秦怡老师如是说:人有4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出生和生理年龄我们不能选择,人的年龄逐步增大是不可抗拒的,但心理和社会年龄可塑性很大,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因为年龄增大而松垮下来,体型也不注意保持了,衣服也拖沓起来,不仅会给人一种苍老的印象,而且本身的自我感觉也会越来越显得苍老。我就不是这样,从精神上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尽量保持开朗、乐观。50岁时,我就设法保持三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60岁时,又要努力体现四五十岁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只要精神上乐观就会始终充满青春的活力。”

心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心态很重要,遇事要想得开,尤其是在磨难面前,要学会心理调节,调节得好就能挺过来,否则就可能彻底被压垮。我先后生过4次大病,开过7次刀,患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还得了肠癌,但我并没有被病魔压倒,反而成功地降伏了病魔,还被选为“抗癌明星”。

面对疾病,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从而调动了体内的积极因素,增强了抵抗力,病魔的虎威一下子就被压下去。希望那些身患疾病的朋友,不要被来势汹汹的疾病所吓倒,要坚强起来,与疾病抗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相当重要。我从年轻时起就一直坚持用冷水洗浴,从暮春到深秋。这一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外出拍片时,常常没有热水供应,只好用冷水;另一方面坚持洗冷水好处不少,它可充分刺激肌肤,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有效地提高皮肤的功能和弹性,使表皮细腻,减少皮肤皱纹,人就显得格外有精神。

要学会动中取静

由于经常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艺术活动,还有家务的拖累,我的生活节奏一直很紧张,常年处于忙碌之中,弦绷紧了会断的,所以我必须学会动中取静,在紧张的活动之后,调剂一下自己的神经。比如,静坐下来画一朵花,添几片绿叶;或是找来一本中外名著,读一段精彩章节,以求得动静协调。

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

我平时靠散步与快走来锻炼身体,每天平均走上5千到1万步。外出办事时,只要距离不是很远,我一定步行前往。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补药。行走增强了我的体质,我感谢行走。

这些年,各种保健观念层出不穷,搅得人茫然不知所措。但在健身方面,不能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各人都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千万不能随大流。锻炼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以前我住平房时,不管多么忙,我都坚持饭后走步,我总结出的一套理论是:先步可使肚子不胀,再步则有助于肠胃消化,最后步是一种放松的锻炼。

住进高楼后,我又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高楼立体锻炼法”,具体讲就是先慢慢下楼,这比平地行走更有利于消化;再在户外有节奏地漫步步,活动腿部肌肉;最后健步返回居室。我一直这么坚持,风雨无阻。

体育运动是健美的最佳方式。当年为拍《女篮五号》,我在刘琼“教练”的点拨下练了一阵篮球,从那时起我就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如今尽管已上了年纪,但只要一有机会,我还要在由老艺术家组成的“古(稀)花(甲)篮球队”亮它一手。

在进入中老年之后,我特别注意形体锻炼。我练功的宗旨是:不拘一格,松弛、随意。我不仅学习了“八段锦”,还通过电视等途径学习各种健身体操。每天清晨坚持锻炼半小时,并已形成了规律。

饮食“三控制”

60岁以后,饮食“三控制”是我很重要的一条养生之道。三控制是:控制摄入的油量、盐量与食量。

饮食上,我不挑食、不偏食,什么菜上市就吃什么。

秦怡还有不少小秘诀,如用吃剩的酸奶擦脸,“洗过以后感觉蛮好的,不过要洗得非常干净。”秦怡还常练一种“放松功”:“就是手随便搁在腿上或者其他地方也好,全部松下来,一点劲都不要用,头脑里也是放松的,一点一点全身放松……”“放松功”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运动。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动”得太过就需要“静”,抽空“放松”一下很有益处。

秦怡!

向您致敬!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灼见

?本文选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tjyy/13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