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推荐医院 > 柳氏医派脑瘤用药式

柳氏医派脑瘤用药式



柳少逸/蔡锡英:脑瘤用药式

颅内肿瘤(简称脑瘤)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按病理组织类型可将脑瘤分为以下几种:

1、神经胶质瘤:占全部中枢神经系肿瘤的40~50%,其中又可分为:(1)星形细胞瘤:可起源于脑的任何部分,成人和儿童皆可发生,I级是良性;II级为低度恶性;III级和IV级为渐次趋向恶性。(2)多形性恶性胶质瘤:成人多位于大脑半球,可类似未分化的星形细胞瘤。(3)髓母细胞瘤:生长最迅速,是对放射线最为敏感的脑瘤。

2、脑膜肿瘤:(1)脑膜瘤:占全部脑瘤的20%。(2)神经瘤:通常为良性。

3、胚胎形成的肿瘤:(1)颅咽管瘤:常为囊性,生长缓慢。(2)松果体瘤。

4、间叶肿瘤:(1)血管母细胞瘤:有家族倾向。(2)血管肉瘤。网状细胞肉瘤、恶性淋巴瘤均罕见。

脑瘤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而且治疗特别困难,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故而脑瘤的治疗是目前肿瘤防治中的最难课题之一。

“脑为髓之海”,由精微物质汇集而成,与脊髓相通,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故有“诸髓者皆属于脑”之说。而且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和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微,输布气血上充于脑。

头痛、眩晕、呕吐、瘫痪,为脑瘤四大主证。发病原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甚密。因于肝者,一因性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窍;一因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发病。因于肾者,肾精亏虚,脑髓空虚,失荣而发,或阴虚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而发。因于脾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聚湿生痰而发。故痰湿内阻、气血郁结、肝风内动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甚密。

1、痰湿内阻:证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舌强、呕吐,语言蹇塞,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苔腻或薄腻,脉细弦或沉滑。治宜燥湿化痰、消肿软坚为法。用温胆汤加减。

2、肝胆实热:证见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少,脉细而弦。治宜清肝泻火为法。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肝肾阴亏:证见头晕头昏,双目干涩,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治宜滋补肝肾。杞菊地黄汤或一贯煎加减。

4、肝风内动:证见抽搐震颤,语言謇塞,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视物模糊、舌体歪斜,舌薄质红,脉弦或细数。治宜平肝熄风。镇肝熄风汤化裁。

5、气滞血瘀:证见头痛头胀,面色晦暗,口干气短,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化裁。

故此,脑瘤的中医治疗以化痰开郁、清热解毒、消肿软坚、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解痉止痛、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脑瘤临证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而以痰、风、瘀、毒为其辨证要点。而中晚期脑瘤往往痰、风、瘀、毒四证并见,且给辨证用药带来很大的困难。于是采用化痰、熄风、散瘀、解毒法,以缓其病势。自拟“化痰散结方”:南星、半夏、天竺黄、菖蒲、菊花、龟板、石决明、牛黄、当归、赤芍、蜈蚣、天虫、甘草。

待痰、风、瘀、毒证势缓,则予以消肿化瘀、软坚散结法,自拟“软坚散结方”:夏枯草、香附、昆布、海藻、牡蛎、炮甲、龟板、蟹甲、浙贝、土元、水蛭、蜈蚣、赤芍、当归、三七、莪术、天葵子、苡米、川芎、细辛、山慈菇,以抗肿瘤,辅“扶正固本用药式”,以扶正祛邪。

复健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tjyy/13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