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饮食护理 > 儿童康复运动理疗
儿童康复运动理疗
儿童康复、运动、理疗
何为小儿脑性瘫痪?
一、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从胚胎时起)到生后一个月以内各种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中枢性神经系统障碍及身体姿势异常,有伴智力低下、癫痫、性格和行为的不正常。导致儿童肢体和智能残疾的主要原因。
二、小儿脑性瘫痪常见于早产、低体重、母亲有妊高症、剖宫产缺氧史、难产、产时产前窒息、颅内出血、黄疸指数过高、黄疸时间延长等等患儿。
主要临床表现:
1.运动发育落后:天不能抬头,4个月后拇指内收,手张不开,5个月后不会伸手抓物,4-6个月不会笑,不认人,面貌异常,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15个月不会走。
2.主动活动减少。
3.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住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
4.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直立位时下肢内旋,足垂,双腿交叉成剪刀状。从仰卧位坐起,头后倾,下肢伸,足屈,躯干后伸,伸肌张力增高。仰卧位伸肌张力增高,颈向后伸,下肢伸或交叉,双手拿不到前方正中位,呈角弓反张性躯干伸展。头向一侧偏时,同侧上肢伸直,对侧上肢屈曲,呈射箭状。
俯卧位屈肌张力增高,不能抬头,臀抬起,肩着床,四肢屈曲。
治疗:目前有明确证据表明对对于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象州县妇幼保健院可开展运动疗法、智力训练、针炙、推拿、语言训练、理疗、水疗、感觉统合训练、药物等康复治疗的。
康复、运动、理疗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脑性瘫痪、运动发育落后、“O”型腿、“X”型腿、双足外“八”、关节脱位等明显治疗效果。
高危儿的家庭监护十项
如果您的孩子曾患有以下疾病: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黄疸、颅内出血、足月小样儿......等疾病,请注意有以下问题:
1.护理婴儿时手脚经常用力伸直或屈曲,好像“很有力”
2.满月后头老往后仰,扶坐时竖不起头
3.3个月还不能抬头
4.4个月紧握拳,手不能松开,拇指内收
5.5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6个月扶立时尖足
7.7个月不能发bama音
8.8个月不能独坐
9.头和手频繁抖动
10.整天哭闹。张口、喂养困难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问题,请联系我们!
象州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
儿童发育的关键月
关键月龄是容易对乳幼儿进行检查的月龄,国际上专家共识以4、7、10、18、36个月为标准月龄。对运动的发育、反射或反应、精神发育等方面进行检查。
4个月:竖头稳定,可与人交流,开始翻身(侧卧)
7个月:自由翻身,坐位稳定,侧方平衡发育,坐位游戏,认识熟人。
10个月:四爬移动,抓站,冒话,母子分离不安。
16个月:步行稳定,平衡佳,语言清晰,称谓,与小朋友玩。
36个月:具备作为人的基本技能,跑、跳(并足)、投、听指令。可以自己料理简单的日常生活,语言丰富,0个词。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对象是婴幼儿和学前儿童,早期干预面向以下三类儿童:
1.具有发育迟缓或缺陷的儿童,如精神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孤独症、感官缺陷(视觉。听觉障碍)、运动障碍的儿童等。
2.具有生物学高危因素的儿童,包括出生低体重儿,早产儿、体弱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损伤、颅内感染等。
3.具有心理高危因素的儿童如受忽视和虐待的儿童、极度贫困家庭的儿童、父母有精神发育迟或药物滥用者也属有心理学高危因素的儿童。
作用:
矫正已经存在的缺陷
防止增加新的缺陷
避免发育落后
消除和降低高危儿的风险因素
象州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简介
儿童康复科主要开展:运动疗法、中医按摩。物理治疗、水疗、药物治疗等项目。
运动疗法:主要针对发育迟缓及运动发育障碍的小儿,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围生期脑损伤所致的脑瘫、颅内出血等脑发育不良所引起的运动发育落后。
按摩:通过各种手法,刺激患儿经络、腧穴、肌肉、关节及神经感受器、达到疏通气血,调整脏腑,调整阴阳的目的,同时改善患儿的肌肉营养及代谢状况,纠正异常姿势,改善关节活动障碍。小儿斜颈治疗效果尤其突出。
物理治疗:采用各种电疗仪器,刺激神经肌肉,促进大脑发育,改善肌张力,同时提高患儿运动能力。
?象州县妇幼保健院
儿童康复
(儿保科)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