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饮食护理 > 经典病例创伤性神经瘤1例

经典病例创伤性神经瘤1例



创伤性神经瘤1例

王松挺,舒国斌,柯月琴

浙江省医院皮肤科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左手无名指增生物1年(图1)。患者1年前左手无名指甲旁被小木片刺伤后,伤口愈合后局部皮肤出现米粒大小肤色隆起,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左手无名指甲周见一12.5px×12.5px×25px肤色指状增生物,基底呈围领样增生,表面光滑,质韧,轻压痛。皮损组织病理:肿瘤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有包膜。真皮内大量大小不一神经束膜细胞杂乱排列(图2)。免疫组化染色:S-(+),肌动蛋白(-),Desmin(-)(图3)。

诊断:创伤性神经瘤。

图1创伤性神经瘤皮损左手无名指甲周见一指状增生物

图2创伤性神经瘤组织病理真皮内大量大小不一神经束膜细胞杂乱排列(HE×)

图3S-蛋白阳性(HE×)

讨论

皮肤神经瘤临床上不常见,存在于皮肤和黏膜的真性神经瘤有3种:创伤性神经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及单发性栅栏状包裹性神经瘤。创伤性神经瘤与年Odier首先描述,年Vischow根据神经瘤的组织结构分成真性神经瘤和假性神经瘤,认为创伤性神经瘤实际上是一种假性神经瘤。创伤性神经瘤是由于周围神经遭受创伤后,神经纤维断裂,随后在溃变的基础上开始再生,当神经两断端距离太远、瘢痕组织过多,或截肢后无远端对应神经时,神经纤维无规律地向各个方向生长,与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盘缠在一起,形成局部肿块。常发生于指(趾)部,多为单个淡红色结节,表面光滑或呈疣状。大多数创伤性神经瘤患者无明显疼痛症状,有疼痛症状的约占10%。神经瘤致痛的可能机制有:神经生长因子及酪氨酸激酶B(TrkB)受体作用,神经传导通路损伤引起感觉缺失和神经系统失调,大麻素CB2受体活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抑制,神经瘤结构中无髓纤维明显增加等。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瘤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常有包膜,主要有错综交叉、不同程度肥大的、有或无髓鞘的神经轴柱束组成。临床表现与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皮肤纤维瘤,复发性婴儿指纤维瘤,多指等相似,通过病史及病理可鉴别,创伤性神经瘤多有外伤史。其他疾病无外伤史,组织病理主要为真皮内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束交错。组织病理上主要与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相鉴别。本例患者左手无名指创伤后出现指状增生物及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符合创伤性神经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欢迎转载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官方公众







































北京中科曝光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yshl/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