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主要症状 > 血糖监测三

血糖监测三



各位听友,大家好!上次的讲座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操作血糖仪监测血糖,今天我们谈谈关于低血糖的话题。首先,什么是低血糖反应?如何判断低血糖的发生呢?

低血糖是指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病因有很多,发病机制复杂,但并不是血糖降到某个数值就一定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也不是血糖正常就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血糖下降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等都有关系。

血糖轻度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一般来说,血糖降至2.8-3.3mmol/L时,多数糖尿病人都会有低血糖反应,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因为长期处于低血糖环境,即使血糖降到1.7-2.8mmol/L,甚至短时间低于1.1mmol/L时也可能没有感觉。还有部分病人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如治疗过程中血糖浓度降低速度过快,同样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那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到底是什么呢?

低血糖的早期反应是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如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饥饿、四肢冰冷、面色苍白、无力等自觉症状,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低血糖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继续发展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表现为头痛、神智不清、反应迟钝、答非所问、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讲不出话来,有时可出现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若得不到及时的抢救,最终还会导致死亡。

那么,糖尿病人低血糖原因何在?

多方面因素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常见诱因为:

(1)饮食不当。糖尿病人平时规律饮食,以指导使用降糖药物或是胰岛素剂量,若误餐或吃得太迟、吃的太少,主食太少,空腹饮酒等等,又没有调整药物,特别胰岛素的剂量时,就可诱发低血糖。

(2)运动因素。运动前如果血糖水平偏低又未适当加餐可诱发低血糖,而剧烈运动或持续时间过长,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时,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有些病人在运动后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后才发生低血糖,这是运动的蓄积效应。因此运动和饮食应该合理搭配,及时调整,尽量在运动前监测血糖,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除了饮食和运动以外,哪些药物容易出现低血糖呢?

降糖药物大多可以诱发低血糖,其中较容易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是胰岛素和作用较强的磺脲类药物,因为两者都可以使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只有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在所有口服降糖药中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药量,均可能产生急性的低血糖反应。而磺脲类药物由于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持久,较难纠正,又不像胰岛素那样容易被人认识,所以死亡率高。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人在用药期间,酗酒是极为有害的,当大量饮酒时往往其它食物摄入不足,如果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大量饮酒,可因严重低血糖导致死亡。另外酗酒会抑制肝脏药酶的活性,使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排泄减慢,诱发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期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zyzz/1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