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主要症状 > 技术丨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技术丨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听神经瘤可引起小脑脑桥角症候群,包括神经前庭部及耳蜗部的功能障碍,表现为耳鸣、头昏、耳聋、脑晕及邻近脑神经的刺激,或麻痹、小脑症状、脑干症状及颅内压增高等。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医师困扰和探索的问题。听神经瘤患者头而部血管有无畸形、狭窄、闭塞等解剖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难以直观显示。本研究旨在探索远红外热图在3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在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回顾性纳入年8月一年12医院神经外科临床确诊为听神经瘤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9.1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成像(CTA),在行介入手术治疗后2周内复查远红外热成像。术前患侧听力下降、耳痛5例,视物模糊及眼干4例;术后听力恢复5例,轻度面瘫7例。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6岁。

2、仪器与方法。采用ATIR-MB远红外热像仪,热灵敏度为0.05℃。检查室温度为20~25℃,室内空气无对流,无阳光直射,暴露检测部位,检查环境中平衡温度5一10min,采集患者头而部远红外热图。

3、辐射热温度测量。受检者头面部正对红外采集镜头约2m,由1名住院医师采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图中两侧额区、眶上区、内眦区及面颊区及其对称区域的辐射热温度值。计算左、右两侧对称区的温度差值;以伪彩色显像方式打印出远红外热像图,由颜色表示温度,从高温到低温分别为白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灰色、黑色。分析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头面部左右对称部位的辐射热温度的差值。

4、统计学方法。采用本机提供的分析软件,比较同一受检者头面部4个测温区左右两侧的温度差。采用SPSS13.0软件,两组组间温度差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图1男,62岁,左侧听神经瘤。面部热像图明显不对称,左侧内眦、额部辐射热高于对侧0.2~0.6℃(箭)

图2女,51岁,健康体检者。面部热像双侧同一部位温度基木对称,各检测部位温度差值0.1℃

1、两组面部远红外热图结果。观察组患者面部远红外热图见图1;对照组头面部远红外热图平均温度为33.0~36.4℃,其红外热像图温度左右对称,无明显温度差,头面部正常生理热图内眦区呈高温区,对照组头面部额区、眶上区、内眦区及面颊区两侧温度差为0.05℃(图2)。观察组额区、眶上区、内眦区及面颊区域温度差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远红外热图左右两侧温度差明显,头面部热图患侧高温区明显高于健侧,温度差值可超过2~3℃(图3A),治疗后远红外热图患侧与健侧两侧温差明显减小(图3B)。

图3女,50岁,左侧听神经瘤。治疗前前额区、内眦区、左面颊区及额区辐射热低于对侧2~3℃(箭,A);治疗后热像图示左右侧温度差减小,温度差0.1℃,内眦区和面颊区温差减少(箭,B)

2、两组左右两侧温度差值比较。观察组眶上区[(0.士0.)℃对(0.士0.)℃]、内眦区[(0.士0.)℃对(0.士0.)℃]、面颊区[(0.士0.)℃对(0.±0.)℃]及额区[(0.士0.)℃对(0.±0.)℃]右两侧温度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1.,P0.05),见图4。观察组治疗前后红外热图眶上区[(0.士0.)℃对(0.士0.)℃]、内眦区[(0.士0.)℃对(0.士0.)℃]、面颊区[(0.士0.)℃对(0.±0.)℃]及额区[(0.士0.)℃对(0.±0.)℃]温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5),见图5。

图4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部位对称区域温度差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图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部位对称区域温度差值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0.05

三、讨论

1、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远红外热像具有灵敏精确、无创检测、成像直观等特点。根据红外辐射原理,应用先进的红外扫描技术,经过信号处理,把不可视的受检者头面部温度转化为可视和可定量的红外热图。由于红外热像反映的是局部循环和代谢变化,如头面部温度较高、四肢温度较低。人体通过体内产热和与周围环境热交换使皮肤表面具有相对稳定的温度分布,不断地向外界散发红外辐射热。正常受检者皮肤温度左右两侧基本对称。CT和MRI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具有局限性,但是远红外热像技术对组织结构的精细变化观察不如CT或MRI。远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功能影像学技术,远红外热像图的形成受解剖形态、组织结构、血液循环、神经调节等因素的影响,它具有无侵袭、无创、检测时间短和可重复等优点。

2、听神经瘤的远红外图特征分析。听神经瘤发病后,患侧的面神经受损,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患侧充血性改变,患侧病变区域的红外热图强度异常,平均温度降低,头面部左右两侧对称区的温差较大,远红外热图表现为患侧和健侧色彩对比明显。采用远红外热图测量头面部的温度,有助于了解头面部血管的改变,显示该部位的血流量变化。如果局部热辐射增强,热图上显示红色高温图像;相反,如果头面部表浅动脉收缩,即通过该部位的血流量相应减少,局部热辐射降低,热图上显示蓝色的低温图像。

3、对照组与观察组远红外热图对比分析。对照组的头面部远红外热图平均温度为33.0~36.4℃,各部位温度接近平均温度,约85%的受检者双侧同一部位的温度差0.1℃,正常生理温度对称性良好,与既往文献结果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头面部4个生理测温区的温度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其远红外热像图表现患侧呈充血性改变,患侧温度明显高于健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个测温区左右两侧温差较治疗前减小,提示远红外热图能反映受检者头而部供血状态及代谢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诊治听神经瘤动态疗效观察的评估指标。

总之,采用热能形成的远红外热图,可作为无创、安全和方便的功能影像检查技术,远红外热像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与其他诊断技术配合才能提高诊断符合率。远红外热像为听神经瘤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zyzz/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