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疾病认识 > 金普新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来了

金普新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来了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bdfyy/

金普新区已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金普新区户籍

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可获得手术

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救助

服务对象

具有金普新区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0-16周岁,需要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儿童。

注:7周岁以下未办理残疾人证的儿童,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方面有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需要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的儿童,须有登记相应诊疗科目的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书等证明。

服务内容

(1)手术类

从未享受过政府任何政策的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城市户口7周岁以下,设备最高补助10万元、视力和肢体矫治手术、重度腭裂、下颚裂、脊柱裂手术的残疾儿童,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结算后个人自付部分的实际发生额给予补助,每人一次性最高补助限额为元。

(2)康复训练类

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孤独症儿童0-7周岁(含)逐年连续在定点机构康复训练,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结算后个人自付部分的实际发生额(含门诊)给予补助,每人每月最高补助限额元;7-16周岁逐年连续在定点机构康复训练,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结算后个人自付部分的实际发生额(含门诊)给予补助,每人每月最高补助限额元;实施重度腭裂、下颚裂手术后进行言语训练费用,每人一次性定额补助元。

(3)生活补助类

符合低保家庭救助条件的0-7周岁的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重度腭裂、下颚裂手术后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的听力障碍、言语障碍儿童,以及肢体、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在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含远郊)的专业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当日往返有困难、需要家长专门陪护的,按实际康复训练的月数给予补助,每人每月补助元。(必须连续康复训练时间六个月以上)

符合低保家庭救助条件的7-16周岁残疾儿童在其他区域进行康复训练的,按实际康复训练的月数给予补助,每人每月补助元。(必须连续康复训练时间六个月以上)

(4)残疾预防类

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7周岁以下经市级专门医疗妇幼保健机构确诊为苯丙酮尿症(PKU),以及血苯丙氨酸持续高于6mg/dl,需要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的儿童。对含低(无)苯丙胺酸奶粉及门诊化验检查费,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有关规定结算后个人自付部分的实际发生额给予补助,每人每年最高补助限额元(每个月元)。救助时间从审核同意后的当月开始,到7周岁止。

时间:工作日申报系统,结算时间每年8月(从上年度9月到本年度8月,为一个康复年度共12个月)。

办理程序

监护人(持《低保证》、《残疾证》、0-7周岁无残疾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书等证明原件、残疾儿童户口本、监护人身份证和户口本、手术类的还需提供残疾儿童医保卡,到社区(村)由专职委员在大连市一人策系统进行申请。)审核→(社区(村)、街道初审,新区残联审核)→审批(市残康办)→实施(救助对象持《大连市贫困残疾人康复(医疗)救助通知书》到定点机构(医院)住院治疗或康复训练。)

金普新区残联-

儿童生长发育知识

一、怎样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第一,要进行婚前和优生优育咨询。夫妇有遗传性家族史,父母有较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在婚育前应该向有关专家咨询,以避免先天性疾病致残。

第二,要加强孕期保健。孕妇应保证足够和均衡的营养,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如胡萝卜、绿叶蔬菜、水果等;适当补充富含钙、铁、锌、碘与微量元素的食品,如蛋类、豆类、谷物、海带等。

第三,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产前B超检查可以进行胎盘位置、胎龄的判断及多胎的测定,还可以较准确地测量羊水量,有助于决定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避免异常分娩造成的胎儿损伤。正常的孕期B超检查做1~2次即可,如果没有必要,不要频繁做B超检查。

第四,要避免药物的不良影响。很多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怀孕后切不可自作主张吃药,生病时应咨询医生是否用药或改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患某些疾病如甲亢的妇女,怀孕后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

第五,要注意维护身体健康,不生病或少生病。如母亲患风疹,就可能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唇颚裂或其他畸形。

二、儿童定期体检

儿童定期体检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合理安排体检间隔,定期进行体格测量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偏离和异常,并进行矫治和转诊,了解家长在护理和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出生第一年内,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最快,也最容易出现生长偏离或营养缺乏,而且是各种先天异常和发育性疾病筛查的关键时期,因此,儿童在出生第一年内应接受4次体检,分别在2-3月龄、5-6月龄、8-9月龄、11-12月龄时。满1岁和2岁的儿童每年应接受2次体检,分别在半岁和整岁时;满3岁的儿童每年应至少接受1次全面的体检,一般在每年的3~8月份。

定期体检的内容包括体格测量与评价、健康检查、疾病筛查、喂养及疾病预防指导等,6个月以上的儿童每年要测查1次血红蛋白。

三、高危儿早期干预

1.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或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因素的婴儿。

2.哪些孩子属于高危儿?

*母亲怀孕期间患妊高症、糖尿病等任何疾病;

*分娩前胎心异常;

*出生时窒息、难产、产钳、吸引器助产、臀位产、剖宫产等;

*早产、过期产、双胎、足月小样儿;

*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儿等;

*曾经在新生儿病房住过院和新生儿期需要特殊护理的小儿等;

*患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新生儿等。

3.高危儿的潜在危险?

高危儿的潜在危险是脑损伤,可造成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以及视、听障碍等。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越早,疗效越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期,很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

4.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宝宝发育异常?

*喂奶时不注意人脸、眼球转动不灵活;

*手脚经常用力屈曲或伸直;

*四肢过度紧张或过度松软;

*头往后仰,3个月仍竖头不稳;

*3个月还不能抬头;

*4个月紧握拳,拇指内收屈曲于掌心;

*5个月前臂不能支撑;

*7个月不能发ba、ma声;

*8个月不能独坐;

*12个月不能独站;

*视、听反应差。

5.高危儿早期干预内容有哪些?

*营养指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发育指导:适时进行发育状况评价;

*视听训练:注视及追踪红球,与婴儿说话,听音乐等;

*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按摩、婴儿操;

主动运动:俯卧抬头、翻身、爬行、站立和走等;

*此外还包括生活能力的训练、社会适应性的锻炼、品质和人格的培养以及家长的教育等。

四、0-6岁儿童残疾筛查

北京市从年起,结合儿童定期健康体检,对0-6岁儿童开展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儿童,提供转诊救治服务。

(一)视力筛查。通过眼外观检查、光照反应、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和视力检查等,发现视力异常儿童,提供转诊治疗通道。

(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最为有效的措施。主要通过耳外观检查、听觉行为观察和便携听觉评估仪等,对儿童进行听力检查。听力筛查可以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听力损失,帮助耳聋儿童及早干预,回到有声世界,跟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

(三)肢体筛查。通过对儿童肢体外观检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筛查等,了解儿童是否存在显著脊柱膨出物、内翻足、肢体残缺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等任何异常体征。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高危因素:女性、臀位、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家族史、伴有斜颈和跖内收、产后采用襁褓包、髋关节有弹响、持续存在的皮纹不对称、母孕期羊水过少等。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体征:大腿、腹股沟和(或)臀部皮肤纹理不对称、臀部一侧增宽、双下肢不等长、一侧下肢活动减少或持续处于外旋屈曲位置、站姿异常以及步态异常以及单足站立试验阳性等。

(四)智力筛查。采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法(DDST)”或“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儿童智力筛查。筛查阳性者,需进行转诊。

(五)孤独症筛查。采用“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及“0-6岁儿童发育筛查法(DDST)”进行孤独症初筛,筛查阳性者,或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社交技能倒退的儿童,转介至区妇幼保健机构。

孤独症儿童应尽早诊断并在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其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jbrs/11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