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疾病认识 > 有爱有未来1117世界早产儿日
有爱有未来1117世界早产儿日
我院救治存活的胎龄仅25周,出生体重仅g的早产儿
胎龄37周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多在~g之间。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近年早产儿的发生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与高龄产妇的增加、试管婴儿的增多等因素有关。约15%的早产儿死于新生儿期。近年来由于早产儿治疗和监护手段的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年主题为“有爱,有未来”。医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凭借专业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给予每位早产儿足够的关爱,和家长一道帮助早产儿渡过生命最初的艰难时光。
早产儿易出现的健康问题
1、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大脑中控制呼吸的区域没有发育成熟所致,如不及时发现及处理,可至脑缺氧损伤,严重甚至猝死。原发性呼吸暂停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减轻。
进口的新生儿专用呼吸机
高频呼吸机
2、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所致。
很多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参数过高可引起早产儿急慢性肺损伤,严重可至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大大缩短早产儿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
3、肺部发育不良
肺部发育不良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出生时体重少于克的宝贝,往往在出生后伴随着严重的呼吸困难、感染等。部分早产儿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和输氧治疗。
4.感染
相比足月儿,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差,严重可出现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所以在NICU中,医护人员都要不停地洗手和消毒,保护脆弱的早产儿。
5、动脉导管未闭
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常常延迟关闭,引起心肺负荷增加,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损害、NEC。部分患儿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治疗。
6、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视网膜毛细血管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的眼睛在出生后很容易受到伤害,严重可至失明。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措施是开展眼底筛查。我国《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要求?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g的新生儿?出生体重g,但病情危重曾接受过机械通气或CPAP治疗,吸氧时间较长者,均应进行眼底筛查。
7.早产儿脑损伤
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脑血管发育不成熟,容易引起脑组织的局部缺血,引起脑白质损伤,严重的结局是早产儿脑室周白质软化(PVL),造成小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视听功能异常、认知障碍等。
早产儿颅内出血:早产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是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至少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80%以上,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出血量较少的病例可无临床表现,进展型及急剧恶化型病例出血量较大,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常规的床边B超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确诊需要头颅MRI+DW1检查。纠正胎龄40周后进行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及早期干预治疗可减少后遗症发生。
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NEC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疾病,90%以上发生在早产儿,与早产、感染及炎症反应、缺氧缺血、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治疗上需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改善循环及氧合,纠正贫血及改善凝血功能等综合治疗,严重病例需手术治疗。
9.新生儿黄疸
早产儿黄疸是和体内胆红素增高有关。由于早产儿肝脏及大脑发育较足月儿更不成熟,黄疸的消退更加缓慢,高水平的胆红素更容易导致大脑损害。所以,早产儿黄疸应及时治疗,首选为蓝光照射治疗,严重的黄疸还需要换血治疗。
10.贫血症
由于早产儿红细胞的寿命短,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差,早产儿更易产生贫血,且持续时间长。贫血严重的早产儿,尤其是体重少于克,常需要输血治疗。
早产儿护理关键点在哪里:
1、保暖: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尤为重要。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四肢末梢温热、光润。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2、居室卫生:
由于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卫生清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20分钟。
3、预防感染:
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应尽量减少探视,要婉言谢绝患呼吸道感染、发烧、腹泻、皮肤感染等疾病亲属的探访。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4、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肌体免疫能力。早产儿吸吮能力差,胃容量小,宜少量多餐喂养。因为母乳的热卡较低,如体重增长较慢,可适当加用母乳添加剂喂养。母乳不足时,可以补充一些适合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配合母乳喂养。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体重增长25克较合理。
5、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为满足早产宝宝追赶性生长需要,根据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发布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通常推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U/d,3月龄后改为U/d,直至2岁。维生素A-U/(kg.d)。钙70-mg/(kg.d),磷35-75mg/(kg.d)。生后2-4周开始补充铁2mg/(kg.d)直至纠正胎龄1岁。
专家名片韦松盛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河池医学会儿科专业副主任委员、河池市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专家。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
主攻儿内科常见病、急重症,各种脑炎、癫痫,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种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力衰竭、心肌病等疾病的诊疗和救治。
卢国琇新生儿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医院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
主攻新生儿疾病及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对儿科系统疾病,早产儿管理及新生儿危重症诊疗有独到的研究。
诊坐:周三全天
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