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疾病认识 > 儿科医生一招治服各种暴脾气宝宝

儿科医生一招治服各种暴脾气宝宝



“宝宝又打人了!”、“他家的孩子特别喜欢打人,不知道大人怎么教育的!”、“你的孩子因为总咬人,别的家长已经联名举报了,宝宝不能在这里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怕孩子受欺负,但宝宝的攻击行为又给家长带来了烦恼,怎么办?

每次宝宝打人,妈妈站在旁边都很尴尬,一边赔不是,一边要教育自己的小孩,但宝宝就是屡教不改,今天让我们来问问专家,如何纠正宝宝的攻击行为呢?

一周九个月宝宝,最近特别爱咬人,有意无意的就咬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这是孩子口欲期出现的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口欲期是指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

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宝宝通过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满足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呢?

如果宝宝出现了咬人行为,家长应该注意观察,找到宝宝咬人的原因,对症处理。比如:宝宝处在长牙期,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

及时添加辅食,让宝宝有更多的咀嚼机会。养育人要尽早地帮助宝宝学会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

即使被他咬了,也要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从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为。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

看到孩子要咬人时,可以用其他宝宝感兴趣的物品转移注意力或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

宝宝脾气大,爱发脾气扔东西,怎么办?

宝宝的脑实际上分为三个模块:

高级人类脑:机能包括创造力和想象力,善良,同情和关怀等;

哺乳动物脑:机能包括愤怒,恐惧,分离焦虑等;

爬行动物脑:机能包括饥饿,消化,排泄等。

宝宝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会被低级脑中的各种情绪系统和原始冲动控制,因此会时不时地发脾气,哭喊,尖叫,扔东西,在地上打滚等等。宝宝发脾气很多的时候,心里真得非常痛苦,父母应当认真对待,只是有个别时候,宝宝发脾气最根本的动机是控制父母。

一岁的宝宝老是要抱着是怎么回事?

只要放下就哭着要打人?

分离性焦虑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多发生在6岁以前,其特征是当与亲人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

当宝宝6到8个月大的时候,分离焦虑悄然而至,你一旦离开宝宝的视线,他就会惊慌不安。

你的宝宝并不是“永不满足,或者一直粘着你不放”而是位于低级脑中的分离焦虑系统高度敏感,因为,进化早期,对于幼崽来说,远离母亲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他不哭喊呼唤母亲,就很难生存下来。

对于宝宝来说,你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全部,你代表安全,请家长认真对待宝宝强烈的情绪反应。

当宝宝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先观察1岁以内的宝宝是不是到了长牙期,如果是因为生理长牙痛,妈妈们可不要冤枉了宝宝,这时候应该是训练孩子咀嚼能力的时候,稍微硬一点的食物都可以让宝宝咬着玩。

宝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会通过打人、咬人来表达,比如身体疲劳、肚胀、头疼、腮腺炎等等不适症状时,由于宝宝的语言功能发展不完善,无法更好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候他会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家长们要细心观察看看宝宝是哪里不舒服。

小编总结:宝宝心情不好,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通过发脾气,攻击行为来表达,这时候妈妈该好好跟宝宝沟通,安慰,通过情感交流取得宝宝的信任,让孩子学会沟通,能将自己的心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宝宝的心情愉快,还可以训练孩子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有益处。

专家介绍:沈红,医院主治医师,专业全科医学,从事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工作19年。

THANKYOU

科学家庭育儿

长按上面↑↑↑







































白癜风怎么得的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jbrs/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