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疾病认识 > 早教中心最爱哄骗无知家长为潜能开发买
早教中心最爱哄骗无知家长为潜能开发买
养孩子之后,基本上家长就陷入不可名状的焦虑状态了,孩子翻身、说话、走路早一天晚一点都是爹妈最操心的事。
奶奶说了,隔壁老王的孙子10个月就会扶着走啦,咱家这个怎么还在爬啊?
为啥我们家大动作这么慢啊?
一打听,貌似上早教的孩子发育都还挺快的,去咨询之后,人家告诉我们这叫潜能开发,于是我们本着绝不输在起跑线的心态麻利儿交钱,开开心心上课,然而,这钱花的值吗?
看完本文之后发现被忽悠了,别怨我,看看能不能把钱退回来买点靠谱的绘本玩具才是正事~
几年前,我接待过一位国内挺知名的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他给我们放录像,演示他的中心是如何给孩子做潜能开发的:
-1-
对小月龄宝宝做迈步训练
大意是有学者对生后1周的孩子开始研究:1组每天10分钟抱成立位,脚踩桌面练习踏步反射;2组每周测一次踏步反射;3组每天仰卧做拉腿踏步体操;4组无任何检查或干预。
结果2、3组第8周踏步反射减退;1组踏步反射保持且踏步次数增加,比2、3组早走1个月,比4组早走2个月。也就是健康状况比较好的孩子,从新生儿就可每天短时间扶呈直立,促踏步反射转换成正常迈步。
看的我满脸都是问号嗯???哈???踏步反射消退不是很正常吗,这个反射不消退可是脑瘫征兆呀,促进踏步反射转换成正常迈步是什么鬼?
-2-
对半岁左右宝宝做辅助髋部爬行训练
优酷截图
当宝宝开始四肢划拉做泳状运动(如图,俗称小燕飞)时,用手或毛巾兜住宝宝的腹部,把他拎到腹部离地,促进他爬行。
还有挺多潜能开发的活动,配合一大堆复制器械,滚筒、平衡板等等。
看的我满脸都是问号,嗯???哈???把干预脑瘫儿的康复训练直接拿来用在正常儿童的身上,这就叫开发大运动潜能吗???
专家自豪地介绍:我们干预的孩子,爬行、走路都比较早。
我继续一脸问号:Sowhat?对于健康的人类来说,走路是本能啊,早点晚点不都是走嘛。早走路也不会原地起飞呀。
我后来和这位专家就没有联系了,理念不同无法合作,他继续做婴幼儿潜能开发做得风生水起,机构也越做越大。
不过受他的启发,这几年我一直在想,“大动作的潜能开发”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尤其是知道著名的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后,我就更困惑了。
如果宝宝的运动能力是自然成熟的,那家长还忙活什么劲呢?
格赛尔(Gesell)双子爬梯实验
发展水平一样的双生子,宝宝1号和宝宝2号。
宝宝1号在48周(约1岁)时每天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持续6个星期。宝宝2号不训练爬梯。在这6周里,宝宝1号比2号显示出更多的技能,提前训练的效果初步显示。
到了53周时,宝宝2号也开始爬梯训练,只要很少的训练就爬的和宝宝1一样好。
到了55周时,两个宝宝的爬梯能力没有任何区别。
说好的赢在起跑线上呢?说好的先发优势呢?
琢磨了好几年,我对“大动作潜能开发”的观点是这样的:
-1-
排查风险预警征兆,确定孩子是健康的
健康的孩子,运动能力是能自然成熟的。但是脑损伤或脑发育不良(脑瘫、早产儿、胆红素脑病、自闭症、智力低下等)、运动神经元、肌肉(如肌萎缩、肌无力等)和骨关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有病变的孩子,运动能力无法自然成熟,需要早发现、早干预。
可对照下表看个大概:
儿保用的预警征筛查表里,提及了许多病理性的运动能力落后,比如:
身体发软、发硬:头持续后仰、趴着不能抬头、不会翻身、独坐等,意味着肌张力低下或亢进,注意脑瘫可能。
此外还有认知能力、语言、社会适应能力低的预警征:包括对声音无反应、叫名无反应、无法逗笑、不会挥手或拍手表示欢迎再见等。
这些问题要靠定期体检来发现,国内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医院的鲍秀兰奶奶在法国的Amicl-Tison新生儿神经评估和美国的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分法基础上制定的。
-2-
其次,分清本能和本领
本能能自然获得,本领则需要练习。坐卧爬行走是人类的运动本能,宝宝们发展速度不同。
(点击大图更清晰哦)
这是张丹佛尔量表(DDST),适用于0-6岁婴幼儿。
量表包括4个能区:
个人-社会:对周围人回应、生活自理。
精细动作-适应性:手眼协调。
言语:能听懂大人的指令、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大动作:坐立行走和跳跃。
每个横条代表一个测查项目,横条上标着25%、50%、75%、90%,分别表示该年龄组的正常儿童中,有相应比例可通过该项目。
R表示可问家长,虽然现场没观察到,但是家长报告说孩子曾经有此行为就可以。
DDST是美国Frankenburg和Dodds编制的发育筛查工具,年在中国以北方六市的正常儿童为数据常模进行了再标准化。
陈佳英等年以Gesell量表为金标准,测得DDST的灵敏度为23.1%,特异度99.1%。假阳性率为0.9%,假阴性率为76.3%,正确诊断指数为0.22,符合率为88.1%。
DDST是北京市社区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迟缓筛查推荐量表,不能替代诊断性评定。如果筛查异常或可疑,应及时做进一步检查。
DDST不是智力发展水平测评,对小儿目前和将来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智力发展潜力无预测作用。
从DDST的横条里能看到,即使都是正常儿童,到达某个能力点或者里程碑也是有快有慢的。为什么宝宝发展速度不一样呢,原因很多,宝宝太胖了,宝宝脑袋忒大,宝宝是晚熟品种,宝宝先天气质类型就不太爱动,等等。
虽然有快有慢,但只要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坐卧爬行走这些本能是可以自然获得的。
宝宝大运动发展最主要的人为障碍有:抱的太多了,活动机会少。又或者把宝宝用布带拴着,甚至放沙袋里,各种限制活动范围的方法。
如果处在贫瘠、限制诸多的环境里,不仅大运动发育会迟缓,认知能力也会下降的。
最后,想和大家强调的是
本能:是成熟后就能自然获得的,给孩子一个自由、安全的玩耍探索环境就好。
本领:是后天习得的,比如阅读能力、情绪的识别和管理能力等等等等。
不如把架着孩子学走路的力气留着来和孩子做游戏和亲子共读呀!
作者介绍:
高小喵,MamaGo特约作者,Go姐闺蜜,颜值和智商双高的妹子。家有两岁多男娃。二宝在来的路上。24岁时北医临床博士毕业,现在是卫计委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专员。本文授权转载于她个人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皮肤病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