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推荐医院 > 感觉统合与学习能力知识库
感觉统合与学习能力知识库
1、什么是感统 感统是感觉统和的简称。就是身体把各种感觉(视听嗅味触)统合组织的能力。 通过人体各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觉、前庭觉、本体感),将接受到的感觉信息通过脊神经传入前庭神经核,经前庭核过滤吸取有用信息传入大脑,经大脑统和组织再支配身体的行动。
2、前庭觉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立刻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上的困难,特别是大脑的中枢神经贯穿前庭觉,前庭神经不佳,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更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
3、本体感
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作业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写字颠倒等问题,难免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的,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4、触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 触觉,是人类的第五感官,也是最复杂的感官。触觉中包含有至少十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皮肤上有数百万计的感觉末梢。每一小块皮肤都与另一小块皮肤不同。每一小块皮肤上感觉器官分布的数量也不同,因此,对于疼痛、冷、热以及其他的感觉也不相同。平衡感 是指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各方面的刺激的协调能力。 指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特别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平衡能力是一切静态与动态活动的基础能力。
5、感统的创始人 感觉统合的创始人是美国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在年提出,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在心理治疗时接触过很多自闭症儿童,他们接受治疗时都已经是学龄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爱尔丝博士与日本、台湾等十二位世界级儿童心理学专家共同研究感统理论、课程,并研制出数十种感统器材,最后把这套理论推行到教育界。
6、感统的发展 从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以“儿童感统训练会馆”的方式开始普及感觉统合训练系统,在美国,每个幼儿园就有98家幼儿园内设有“儿童感统会馆”。感统训练系统80年代初传入亚洲的日本和韩国,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台湾地区,感统训练系统在幼儿园中的普及率为95%,每家大型社区内就有80个设有大型的“儿童感统训练馆”。而在中国内地,普及率还不到5%
7、感统失调的表现触觉方面:触觉敏感:爱哭、胆小、孤僻、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不爱上学、不会交往朋友、情绪不稳定、爱吃手、咬指甲、咬嘴唇、甚至咬人、爱玩弄生殖器,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反应能力快,挑食、偏食、厌食等,进而影响情绪、人格的健全发展。触觉迟钝:触觉迟钝型: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人情冷漠。前庭觉:笨手笨脚、不听指挥、阅读、听写、写字、计算学习问题、左右不分、爱接老师的话茬、方向感不明、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挑三拣四、很难和他人分享快乐、上课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不会做操、喜欢爬高、好动不安、喜欢捉弄人、爱发脾气等。前庭觉失调的人经常都会左右手不分、方向感不明、鞋子穿颠倒、经常撞到墙、碰倒桌椅、喜欢爬高、兜着圈子跑、旋转不会晕眩,怕爬楼梯。或走平台等等.这样的人在成长期中,会由于感觉完全失常,而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喜欢作弄人、浮躁又坏脾气,甚至有些笨手笨脚的、做事没信心、学习能力自然培养不起来。
前庭平衡失常的人,更严重的问题是话多.而且又缺乏组织力,喜欢重复别人的话.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平衡感失调: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不喜欢运动,坐车坐船时易头晕。本体感发育不良:缺乏自信心、手脚不灵活、抗挫折能力差、脾气暴躁、粗心大意、手眼协调差、写字不好、容易出格、写字颠倒、听写不一、身脑不协调、小动作多、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过分怕黑、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由于孩子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产生自卑。
8、感统失调的危害 首先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等方面 ①学习成绩不好,人际交往差。 ②身体和心理不健康:学习、生活、情绪情感、人际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③感觉统合的目的就是纠正不良习惯,培养健全人格。 ④注意力差、不集中、爱开小差、身体协调性弱、爱发脾气、抗挫能力差、人际交往弱,语言发展弱、体质弱、挑食(现代孩子出现问题)
9、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问题? 感统失调分为两大因素: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 a、母亲工作上的忙碌、焦虑;行动上的姿势不佳、运动不够引起的胎位变动的不正确,会影响孩子平衡能力的学习。 b、早产、剖腹产会造成婴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c、缺乏休息脾气大、噪音及吸烟、饮酒、咖啡导致脐带毛细血管收缩营养不能很好的输入婴儿,造成孩子大脑发育不足。 d、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后天因素:a、社会都市化;b、缺少同伴群体;c、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d、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的主要玩具;e、过早进行认知教育;f、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10、感统训练的好处(1)提高专注力、持续力、心里抗压能力(2)提高自控能力和组织能力(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4)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5)提高合作与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等EQ指数(6)孩子开朗、快乐、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11、感统上课模式 感统课程是通过游戏和专业的感统教具,在玩中对孩子进行训练的。如:竖抱筒、横抱筒、吊缆、大滑板、平衡脚踏车、跳床、海洋球池、跳袋、大笼球、羊角球、大陀螺、独角凳、万象组合、踩踏石等等,而这些是在家中无法训练的,只有在专业的感统教室,由专业的感统训练师指导才能完成的。 上课是按照孩子的体质及接受情况而定的,小班的孩子一般训练感统是最基础,它包括四肢协调性、触觉训练、本体感训练为主,大班的孩子在训练中,除了上述这些训练,又加入了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时间概念、反应训练等等。1、大课(6—8人)2、小课(一对一)3、年龄分班(2、6——3岁)花式训练4——6岁游戏训练6——8岁个性化训练
什么时候上感统合适及要上多长时间0——3岁预防期3——6岁最佳训练期6——8岁强式训练期 感统最少要上3年,因为第一年一般重点是训练孩子自信心及身体的协调性、小肌肉训练等为主;第二年重点训练孩子视觉、听觉及调整左右脑的均衡发展的训练、手眼配合、手耳的配合为孩子书写做准备;第三年重点是训练孩子大脑的辨识能力、大脑快速反应能力、触觉、前庭觉和本体感的统合,进行全身所有神经能快速的接受外界刺激,传入大脑进行分辨及统合的能力。
12、上感统课程什么时候见到效果 感统课程是不断的刺激并持续训练的一个过程,只要每周坚持来训练(至少两次课程),一般三个月左右会有改善。当然这与孩子的年龄段、感统失调的程度及家长配合度也有很大关系。
13、感统训练需要家长如何配合? 家长的理念很关键,一定要意识到,感统训练及不间断训练的重要性。只有坚持让孩子接受感统训练并且依照家庭指导方案,进行家庭训练,这样孩子的进步才是最为明显的。
敬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