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饮食护理 > 35岁男子听力下降一年余,偶然检查发现巨

35岁男子听力下降一年余,偶然检查发现巨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近日,医院/云南中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首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

图一术前颅脑增强核磁扫描显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

患者李先生,今年35岁,一年前就发现自己右耳听力下降,未给予重视。三个月前,李先生因头部外伤在外院治疗。没想到,检查后,医生发现李先生颅脑占位性病变,后面因为疫情未进行系统的治疗,医院都无法做手术。

随后,李先医院/云南中医院外科,入院后行颅脑核磁平扫+增强扫描提示:右侧内耳道扩大,其内可见一大小约3.8cm*3.5cm的囊实性结节影(图一)。

为了确保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我医院杨雪峰教授与我院神经外科主任罗俊力组织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图二),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查体情况及影像学资料,仔细鉴别诊断和病例讨论,明确诊断为听神经瘤,需行手术治疗。

经患者和家属同意,3月28日,在杨雪峰教授、罗俊力主任,谢军医师的配合下(图三),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术中用显微镜娴熟地分离、显露、全切瘤体,充分保护了瘤体周围颅神经,严密缝合脑膜,并进行了颅骨修补术。

术后,李先生进入ICU观察。现在,李先生恢复良好,无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出现(图四)。李先生本人及家属对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及赞赏。

图二杨雪峰教授和罗俊力主任进行讨论

图三进行手术

图四患者与罗俊力主任合影

据神经外科罗俊力主任介绍,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43%,好发于30-50岁,病程长,早期症状常被忽视。发病初期,自感耳鸣,多为高调性;随肿瘤增大,听力减退终致丧失。单发多见,少有双侧发生,多见于神经纤维瘤病。肿瘤生长超过3厘米后,脑干、小脑明显受压变形,患者出现明显的头痛、呕吐、走路不稳、面部麻木等神经学症状,脑疝可随时发生,导致病人死亡。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因此如果有单侧神经性听力下降、单侧耳鸣或眩晕等症状时,一定要想到听神经瘤的可能,并进行相应的检查。目前对诊断听神经瘤最敏感的手段为磁共振扫描(MRI)。

神经瘤切除术是神经外科难度较大,要求相对较高的手术。手术最大的风险是肿瘤与脑干紧密粘连,术中会对脑干造成牵拉,一旦造成损伤,将会直接危险患者的生命,其次面神经瘫痪(患者眼睑闭合不全)、颜面部麻木、声音嘶哑、呛咳以及吞咽无力等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迷走、副交感等颅神经损伤症状,重者眼睑闭合不全造成角膜溃疡,由于呛咳造成肺部感染。当瘤体较大,必须手术时,在保护神经功能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切除肿瘤,目前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小的听神经瘤(小于2cm),如症状无进行性加重,可采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我院外科于年成立,目前外聘昆明医院许宁教授担任外科科室负责人,昆明医院孙敏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并建立专家工作站,医院杨雪峰教授担任指导专家。肝胆胰外科金维捷主任,胃肠外科陈天波主任,甲状腺乳腺胸外科黄敏主任,神经外科罗俊力主任组成了一支有亚专业分科、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的医护团队。我院现已投入余万元购入原装进口Stryker腹腔镜设备,进口胆道镜,超声刀,S88神经外科显微镜、神经内镜等设备,现在可常规开展日间手术,各类肝脏、胆道、胰腺、十二指肠及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腹腔镜外科诊治,和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以及脊髓损伤治疗等相关疾病。

医师简介

罗俊力

神经外科主任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年9月至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医院(43医院)神经外科、颅脑脊髓外科,年1月至今在医院外科从事医疗工作。擅长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以及脊柱、脊髓损伤治疗。

杨海峰

外聘指导专家

首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师从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王硕教授,博士师从医院凌锋教授。分别在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病区、脊髓病区、幕上脑肿瘤病区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医院Sammi颅底外科实验室从事岩骨的3D显微解剖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脑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目前参与神经外科手术约0余例,主刀神经外科手术约余例。

光华院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rzrgz.com/yshl/10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