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饮食护理 > 偏瘫宝宝的早期干预
偏瘫宝宝的早期干预
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74551.html偏瘫宝宝的早期干预婴幼儿期有些非对称性脑损伤儿童极有可能发展为偏瘫类型的脑瘫。对脑损伤尽早及准确地发现,是进行有针对性早期干预及促进正常发育的关键时期,康复训练的及时介入,使上肢的功能实现最大化。无论产前、产中、产后均有可能发生非对称性脑损伤。可能会引起的病因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血管栓塞、皮质或深层灰质损伤,以及发生率较低的一侧脑半球畸形、坏死或发育不良。偏瘫类型是脑性瘫痪的最常见类型之一,通常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难度大于下肢,参与日常生活及活动会受限。通常非对称性脑损伤的表现形式分为早发和迟发两种。早发包括围生期内出现的各种神经性症状、癫痫、生后24~48小时自主运动减少,辅助超声检及MRI检查可见单侧或非对称性脑损伤。迟发的婴幼儿可能出生时一切顺利,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但随着年龄增长,在三个月后到六个月左右,会表现出一侧肢体肌肉无力,过早出现利手。对于偏瘫类型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目前常用的工具是结合脑部MRI和全身运动GMs评估,以及神经发育运动评估。全身运动评估是可信度和判断效果良好的诊断工具,其预测脑瘫的灵敏度要高于其他评估工具。据研究显示,出生后一个月和三个月的全身运动评估结果与足月时MRI检查到的脑白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偏瘫的重要标准即是左右肢体的不对称,包括自然状态下的伸展及抓握能力、肌肉弹性、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等。一些小月龄和损伤程度较轻的婴幼儿,在伸手抓握动作出现前可能表现出的两侧肢体不对称性不明显,这也是偏瘫早期确诊困难的主要原因。“正常婴幼儿上肢功能发育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发现并看见手;视觉追物;向物体挥手;触摸物体;无意义抓物;更好更适合的抓握。”婴幼儿伸手够物、抓握和放开功能发育时间表整体运动功能具体上肢运动功能推断时间点
伸手够物
仔细注视物体但伸手够物不准确
表现出手指和眼的调整,较准确的接触物品
以有控制的方式伸手够到目标
1~3个月
4个月
6个月
抓握反射性抓握
开始随意性双侧手掌抓握
开始使用优势手抓握
钳式抓握
有控制抓握
出生~4个月
3个月
5个月
9个月
14个月
放开具备抓住物品放开的基本能力
表现出有控制的放开物品
12~14个月
18个月
双手协调表现出良好协调及控制的够物、抓握和放开18个月出生后第一年是脑损伤后功能重建的重要时期,对早期婴幼儿感觉运动功能的重建非常关键。
目前主要的干预方法有:
1.结合感觉输入的主动抓握练习
2.限制—诱导运动疗法
3.动作观察训练
对于有偏瘫症状的低龄婴幼儿在训练中加入大量带有任务导向性的重复活动,并随着能力的提高,逐步增加难度,完成要求后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作为鼓励。利用脑神经的可塑性的特点,在形成骨骼肌肉的改变和废用性萎缩之前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使愈后的效果更佳。家有宝贝理念:
精准评估主动运动核心训练家庭康复
联系我们(杭州家有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