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听神经瘤 > 疾病治疗 > 右侧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切除术
右侧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切除术
听神经瘤是常见肿瘤,术中要保护面神经功能很重要,能够保持听力的最好。目前保持听力的概率在40%左右。术中使用电生理检测是必要的。如果像本例患者术前听力已经丧失,术后几乎不可能恢复听力。
科普知识:听神经鞘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此瘤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本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最年幼者为8岁,最高年龄可在70岁以上。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段。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本瘤多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完全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患者周某某,男性,61岁,住院号:。患者因“右侧面部麻木,听力丧失半年”于-10-04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耳鸣伴右侧听力进行性下降,未引起重视。半年前出现右侧听力丧失,伴右侧面部麻木。医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考虑听神经瘤可能性大,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于-10-11全麻下为患者行“乙状窦后入路右侧听神经瘤切除术”,术程顺利,病理报告示:(右侧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李业海
麻醉师:魏涧琦
手术护士:杨闯张健中
护理团队:李立娜、匡蕾蕾、李琼、李蜜、丘焕宜、陈小清、辛英飞等
图1:术前CTA示鞍区囊实性病变,未见明显异常血管显示,邻近Willis环轻度受压扩大。
图2:术前MR示右侧桥小脑角区示一团块状占位性病变,呈囊实性改变,囊性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FLAIR低信号影,增强后未见强化,实性部分呈各序列等稍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病变大小约28mm×31mm×35mm,累及右侧内听道,相应右侧内听道扩大;邻近脑干、右侧桥臂、右侧小脑受压变形,桥臂并示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FLAIR序列稍高信号影。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白质内示少许斑点状等T1长T2、FLAIR序列高信号影,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四脑室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系统稍扩大,幕上脑沟轻度增宽,中线结构居中。
图3:术前术后MR示原右侧桥小脑角区示团块状占位性病变已切除。
图4:术后病理:(右侧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
编辑、排版:李俏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介绍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主要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
②神经鞘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等
③脑胶质瘤
④垂体瘤
⑤颅内动脉瘤
⑥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⑦高血压性脑出血
⑧脑积水
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⑩脑外伤
?颅骨缺损修补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